由於社群網站與協作平台快速發展,以往由機構媒體所提供的專業者生成內容,已經不再獨領風騷。繼之而起的個人媒體所提供的使用者生成內容,在網海中串流奔馳,原味手工蛋捲逐漸成為新時代人們獲取訊息與溝通意見的主要傳媒。

照理說,機構媒體外加個觀光工廠一日遊人媒體,應該促使社會整體的溝通更順暢、人際之間心理距離更趨近,馴至公民社會更易達成共識而泯除衝突與對立。

事實顯示,台灣的情況並非如此,甚至恰恰相反。因為新興經由網路社交平台傳輸的個人媒體,不僅生成的內容非常個人化,而且由於傳輸必須通過的節點唯「關係」是賴,而「關係」多半是由氣味相投的朋友所構成,因此訊息傳輸的來源、取捨與去向都是十分窄化而同質的。個人化的內容加上同質化的流向,使得社交媒體的傳播效果不脫近親繁衍的規律,多半是同質者相互增強既有態度,而不是異質者之間經由溝通而縮小歧異。

台灣既有的機構媒體所傳播的專業者生成內容,原本應依專業精神,超然於政治黨派之外,以客觀持平地報導真相,同時平衡開放地溝通意見。但是,除了極少數如聯合報等新聞媒體尚能謹守新聞與論述規範外,多數媒體都包藏著政治宣傳目的或是內容行銷圖謀,而蓄意扭曲、渲染甚至編造的訊息,也充斥太多源自根深蒂固的偏見與憤恨而蓄意編織渲染的訊息;還有太多的媒體、政客、評論者和所謂名嘴為了塑造輿論、操縱民意、稱雄個人或是拉抬收視率而誇張攻訐、無節謾罵與汙蔑栽贓。

偏偏每個人都有認知和諧的心理需求,喜愛接觸與其既有立場相近或相容的訊息與意見,而排斥可能冒犯他固有立場的訊息與意見,因此多半選擇政治傾向同質化的媒體。這些立場歧異而又將黨派立場凌駕於新聞專業之上的媒體,促使許多民眾在媒體的選擇與接觸上親其所好,日以繼夜領受其偏,不僅認知圖像受其塑造,政治立場更被推向極化。

一般民眾偏好選擇與其認知和諧的機構媒體消費,恰恰與經由社交平台進行的傳播形態若合符節,因為個人媒體深受網路濾罩的機制所制約。個人媒體原本在內容製作上就是高度個人化,而在社交網站上的訊息傳播,更要以關係為節點進行;舉凡關係,無非好友同儕,同質性高。因而訊息的來源十分窄化,訊息的去向多半也是同好者分享。

事實上,多數台灣騰訊跨媒體網友在社交網站上都是擔當所偏好訊息的轉播站,同時充當所厭惡訊息的攔路虎。因此,無論是個人媒體的使用者生成內容或是網路社交平台上的傳播,所產生的傳播效果無非是增強既有立場遠多於改變成見,甚至是強化對立多於促進對話。

更可憂慮的是,機構媒體與網路媒體的媒體偏見經由分享與轉貼過程而貫串起來,以致偏上加偏,而使政治的社會分歧更加深化擴大,從而激化了政治的衝突與對立。

咖啡手工蛋捲芝麻手工蛋捲

E68A6C056FD6F11C
arrow
arrow

    umx74ia48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